左圖:麥積山第四窟佛像。\大公報實習記者李安攝;右圖:同學循序上梯麥積山石窟。\大公報實習記者張翠攝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的一座小山上,因山形似農傢麥垛而得名。它是開鑿在懸崖峭壁上的石窟,燦若星群的壁畫和雕塑,其中尤以北朝泥塑作品享譽世界,將佛教藝術的神秘和壯觀彰顯得淋漓盡致,被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山間蒼翠,竹子隨著微風微微搖動,更顯得麥積山秀美清麗。
麥積山第四窟最為宏偉壯觀,又俗稱“散花樓”“上七佛閣”,通高16米,橫寬31.7米,進深13米,為七間八柱仿木構崖閣式宮殿建築行至第五窟,是北周大都督李允信為亡父造像的功德窟。其中的“薄肉塑”壁畫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所塑造樂伎形象肅穆親切,面短而艷,體形豐滿圓潤,隴港學子不約而同發出“太美瞭”的感嘆。
行至第五窟,香港學子李樂兒被窟內的鮮艷壁畫吸引。“聽導遊講,這是天馬圖,奮蹄奔騰著的紫紅天馬行於空中,無論站在任何一個方位,我們看到的都是馬頭朝前、屁股朝後,都能感覺到天馬向你迎面奔來,感受飛馬的輕盈和奔騰時境界的遼闊。”聽完導遊的講解,李樂兒說獲益匪淺,她表示回去後,將向更多的香港朋友講述這幅神奇壁畫的美妙故事,讓更多的香港朋友深入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大公報實習記者李江萍、李安、水樂珺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