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良醫,經常運動不僅有助於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病、癌癥、骨關節炎、骨質疏松等多種慢病的風險,還能舒緩神經緊張,改善睡眠質量,促進心理健康。
《2023版運動處方中國專傢共識》中指出,每天一萬步常被作為運動的目標,但可獲益的每天最低運動量是7000~8000步,其中至少應有3000步是快走(>100步/分鐘)。要達到中等強度運動,至少每分鐘走100步。
馬大姐
都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健步走是我最喜歡的運動啦!
我也很喜歡!它不受年齡、性別、體力等限制,又因其簡便易行、適合各類不同人群,好處多多!
健健
健康生活方式
科學健步走
健步走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心肺耐力,明顯增加心臟的起伏力度,改善冠狀動脈循環,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心臟突發事件的發生概率。每次可以堅持走20分鐘~1小時,每日1次~2次。身體狀況允許者,可適當提高步行速度。
如何科學健走?
需要註意的是,科學健走對時間和速度都有要求。如正常人每天健走10000步左右,步數分配大致為早上3000步、上午至下午3000步、晚上4000步,具體分配要以個人習慣和身體狀況為準,其中3000步需要略微快速,達到微微出汗的效果即可。
健走時需要控制的心率,不同年齡人群也有相應要求。一般中老年人的適宜心率大致為每分鐘100次,40歲上下的中青年大致為每分鐘120至130次。
值得一提的是,健走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骨質疏松等諸多慢病有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這些特殊人群健走,應根據自身狀況,遵照醫囑制定運動計劃,在運動前要做好充足準備,在過程中也要采取安全措施應對突發狀況。
特殊人群要做好防護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應重視運動前的血糖情況,可適當進食或攜帶糖塊,以免發生低血糖。健走時,要隨身佩帶糖尿病人信息卡和急救卡,以便出現意外時他人給予救治。同時,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外周神經病變,對傷痛不敏感,因此不要赤足行走。
健走前、健走中和健走後不建議飲用含糖飲料或運動飲料,因為易導致血糖過高。健走後,要仔細檢查雙足,尤其是趾間、足底、足跟處,有無受壓、紅腫、血泡、水皰甚至腫脹等情況,一旦發現問題須及時就診。過量健走易發生關節水腫等癥狀,將大大增加血糖控制難度。
骨關節疾病患者
骨關節疾病患者適度活動可緩解關節不適,有助於保持和改善關節功能和結構、改善生活質量。由於關節的軟骨組織沒有血液供應,其新陳代謝依賴於關節活動,從而促進關節液的流動和物質交換,因此提倡和鼓勵骨關節患者適量運動。
需要註意的是,骨關節疾病患者身體活動應咨詢專業醫生,根據個人情況合理制定運動計劃。建議在健走時,註意膝蓋與腳踝的保護、註意運動的強度與時間,根據情況使用健走杖等輔助工具。出現持續疲勞、無力感異常加重、關節活動范圍降低、腫脹加重,運動後一小時疼痛不消失等癥狀,應暫停健走或運動計劃。關節病變處於重癥發作期,應減少或避免骨關節的活動,減輕負荷。
肥胖人群
肥胖人群健走強度不宜過高,建議采用中低強度,也可間歇變換短暫的中高強度,加速脂肪的消耗。健走時可適當增加擺臂幅度和頻率,采用“中軸扭轉”的方式,增加腰腹的鍛煉。嚴重肥胖的人群會對膝關節造成壓力,建議手持健走杖進行健走、適度適量。健走運動會增加食欲,肥胖人群應註意合理控制飲食,防止體重增加或反彈。
高血壓人群
高血壓人群應特別註意循序漸進,逐步增加健走強度和運動量,以達到最佳的降壓效果。
健走前要做輕度熱身,健走時要關註身體情況,如感到胸痛、胸悶、心悸、呼吸困難等,應立即停止運動並采取相應措施。在熱身和健走過程中,盡量避免頭部低於腰部、憋氣或用力等情況。結束時要緩慢停止。若出現頭暈、胸悶、氣短、食欲下降、次日疲乏等癥狀,說明運動量可能過大,應調整強度。若減少運動量後,仍出現不適癥狀,應停止運動,必要時可去醫院查診。若身體條件允許,可以在每天健走中適當增加小強度的力量練習和柔韌性練習。
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患者適當運動可改善冠狀動脈供血和心臟功能,降低心肌缺血發生風險。但過量運動會增加心臟負荷,導致發生心肌缺血並表現為心絞痛,運動量應以不誘發心絞痛發作為基本原則。建議嚴格遵照醫囑,並加強防護。
馬大姐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