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重慶大學獲悉,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黃曉旭團隊及其合作者利用自主研發的三維透射電鏡技術在納米金屬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北京時間12月1日,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表。

據介紹,傳統的電子顯微鏡技術,隻能觀察材料的表層,或者材料內部三維結構的二維投影,這大大限制瞭人類對材料微觀組織的認識。過去二十多年,全球相關領域的科學傢都致力於開發納米級甚至原子級的三維表征技術,來應對更多更深層次的材料科學問題。

三維透射電鏡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黃曉旭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三維透射電鏡技術,首次實現納米金屬塑性變形的三維電鏡研究,發現瞭納米金屬塑性應變可恢復的反常現象,並揭示這一現象的物理本質,屬全球納米金屬研究領域取得的最新突破。

納米金屬鎳變形前(A)和變形後(B)三維形貌與晶體取向變化

據瞭解,本次研究成果發展瞭納米金屬塑性變形理論,驗證瞭三維透射電鏡技術的成熟應用,將為先進納米結構材料研發、納米材料使役行為的預測和控制以及微納器件功能優化提供理論指導,助力我國航空航天、芯片制造業的新材料開發和元器件的結構穩定性控制。

(總臺記者 夏斯偉 楊洋)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