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一饌千年》走進新疆沙雅,身著傳統服飾的“饌傢族”和嘉賓穿越回盛唐,探尋一道風靡大唐的美食——畢羅。沿著古絲綢之路上氤氳的香氣一路回溯,同千年前那個奔放飛揚的時代產生奇異的碰撞,一路上風味各異的美食令人印象深刻。 

從主食到甜品,那些走在時尚前沿的唐朝人到底是怎麼吃的?古絲綢之路上的美食,有哪些成瞭今日的餐桌必備?讓我們跟著《一饌千年》的腳步,一起去歷史中嘗個鮮吧!

來自古絲綢之路的“進口美食”知多少?

大唐國力強盛、物產豐富,一條連接歐亞大陸、匯聚四方文化的絲綢之路,同時也連接起瞭世界各地的美食,古絲綢之路上的琳瑯滿目的異域美食成為瞭唐朝人的新寵。

其實我們現在所吃的食物有非常多是唐朝時期由古絲綢之路引入的,菠菜、畢羅、櫻桃、西瓜、胡餅......這些被人們稱為“胡食”的美食,以其獨特的口感與風味,讓唐朝的飲食行業迎來瞭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發展。

一口胡餅,滿足每一個“碳水腦袋”。胡餅應該是最快打進唐朝市場的進口美食之一,把北方人喜愛的面食塗上油、撒上調料,放在爐火中烤制而成,做法與現在的烤馕很相仿。焦酥的外殼、油嫩的餅芯,實在是居傢旅行必備美食。胡餅的頭號粉絲白居易還專門寫瞭“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對胡餅直球表白!後來經過改良,胡餅中加入瞭羊肉餡料,稱為“古樓子”,逐步走進瞭當時的街頭巷尾。如今新疆出名的美食肉馕,也許就是從古樓子演變而來。

主食之外,還有不少蔬菜也都是古絲綢之路上的舶來品,我們今日常見的百餘種蔬菜中,漢地原產和從域外引入的大約各占一半。根據《唐會要》的記載,菠菜就是唐太宗時期,被當做貢品從尼泊爾傳入中國的,被當時的百姓叫做“波斯草”,菠菜在當時可是風靡於皇室貴族的進口美食!

菠菜之外,柳宗元筆下“香飯舂菰米,珍蔬折五茄”的茄子、杜甫詩中“隔種一兩席許萵苣”的萵苣等我們現在常見的美食,都是那一時期通過古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

吃過豐盛的飯菜,也別忘瞭飯後水果。

借助古絲綢之路便利的交通條件,很多異域的奇珍異果也得以走進日常百姓的傢中。波斯特產的椰棗從唐朝正式引進,“色類沙糖,皮肉軟爛”,好看、好吃、還能補中益氣的椰棗成瞭當時的熱門零食。

除此之外,櫻桃、西瓜、菠蘿蜜等水果也是大唐前後從古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可以看出胡食文化在當時已經滲入瞭唐朝人的一日三餐。

愛吃更會吃!唐“潮”人解鎖花樣吃法

從西漢張騫開辟絲綢之路以來,西域各民族、國傢的食物就逐漸傳入中國,這些“進口”食物被統稱為胡食。到唐朝,胡食已經從單純的外來食物,變成瞭一種時尚的風尚標,貴族把吃胡食視作時尚和身份的象征,《舊唐書》中就記載到:“貴人禦饌,盡供胡食”。

在繁榮開放的唐朝,人們對於美食的追求也是無止境的。當這些進口美食陸續傳入大唐後,不僅引起瞭百姓們的極大興趣,也引領瞭一股新的飲食風潮。

《一饌千年》新疆沙雅站探索的畢羅就是當時最流行的面食之一。最初的畢羅隻是從西域傳來的面制點心,但傳到瞭唐朝人手裡,就變得五花八門瞭。

劉恂在《嶺表錄異》中專門記載瞭一種蟹畢羅,用蟹肉和蟹黃混合,“淋以五味,蒙以細面”,光是想象都讓人食指大動;唐文宗年間的大將韓約發明的櫻桃畢羅,據說煮熟之後,能保持櫻桃的顏色不變;唐朝大臣韋巨源招待唐中宗的“燒尾宴”中,主食就是天花畢羅,能拿來招待皇帝,可見是名副其實的“天花板”美食;當時尋常百姓吃不到這些珍貴的食材,所以一種用野菜制作的苦蕒畢羅就成瞭當時的大眾美食。

一道簡單的美食在唐“潮”人的餐桌上被吃出不少花樣兒。

在唐之前,餐桌上的甜味主要源於蜂蜜或者用大米以及小麥做成的飴,到瞭唐朝,印度的制糖技術通過古絲綢之路傳入唐朝,隨著制糖技藝在中國的不斷精進,一大批甜品與點心迅速走紅。

章懷太子墓中的捧物侍女圖中,就繪制著當時的侍女手捧美食的畫面,根據考古學傢的推測,這種美食就是“酥山”,把酥加熱微微融化的程度,然後加入蜂蜜或者蔗漿,向盤子上滴淋出山巒的造型,最後放到冰窖裡冷凍,固定成型。這不就是唐朝的冰淇淋嘛!後來市面上還出現瞭“貴妃紅”或“眉黛青”等不同顏色的“酥山”,成瞭風靡一時的甜品。

胡食是唐朝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提供瞭新的美食體驗和文化感知,也造就瞭唐朝美食鮮活多元的生命力。異域風味的融合背後是文明之間的互鑒,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相信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會帶來味蕾上的新驚喜。以美食為媒介、以歷史為線索,讓我們跟隨《一饌千年》繼續解鎖創意十足的美食盛宴吧!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