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帶一路”建設進入十周年。如何總結進展與經驗,怎樣評估十年來的進程,怎麼看當下中外合作的機遇與挑戰,是中國學術界重要的話題。人大重陽將就“一帶一路”十周年主題開展系列講座,向全球講述“一帶一路”的進展。2月22日第一講由復旦大學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黃仁偉主講,題目是 《“一帶一路”的十年經驗與新挑戰》 。以下為講座實錄第一部分,講座實錄其餘部分將陸續推出,敬請關註。

↑點擊圖片查看直播回放↑

核心提要

●  “一帶一路”帶動整個中國的對外經貿關系,“一帶一路”沿線貿易增長超過瞭世界貿易增長的平均水平,特別是在疫情和脫鉤的情況下,我把“一帶一路”叫做第二戰場,第二戰場的貿易形勢好於第一戰場(發達國傢的貿易)。

●  “一帶一路”並不是一個空想,也不是說大話,而是靠實力,也是靠世界市場的需求,是這二者的結合。

●  “一帶一路”新開放,很重要的一點是中國的區位優勢,具體表現在中國不同地區的區位優勢。

●  “一帶一路”又是和當地社會緊密融合本土化,融入當地社會的,這就需要對當地社會民情、文化的深入瞭解,民心相通,所以,可以說中國的海外企業,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實際上都當地化瞭,變成當地社會發展的一個有力的推動者。

受人大重陽的委托,我給大傢報告“一帶一路”十周年的成功經驗和新挑戰。 首先,共建“一帶一路”帶動中國對外經貿關系發展勢頭。 站在十年後,我們看“一帶一路”,會看到現在的形勢同2013年很不一樣。2013年全球化正處在高潮,中美關系總的來說還是在建設新型大國關系中,在那時提出“一帶一路”恰逢其時,一下子受到瞭大部分國傢,後來是150多個國傢的簽約。同時,在“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也是大批的西方國傢都加入這傢銀行,所以,當時的形勢出乎意料的好。 現在再看新形勢,一是面臨著疫情後世界經濟的衰退,衰退的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對“一帶一路”當然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同時美國在搞脫鉤、斷供、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這一整套政策使得世界經濟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都發生瞭一些中斷或者下降。“一帶一路”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力量、最有作用的經濟全球化的平臺,也是經濟全球化的引擎和發動機。所以,我們也把它叫做經濟全球化的2.0版。 經濟全球化的2.0版也是新的開放戰略,“一帶一路”新開放戰略、經濟全球化2.0版這幾個概念是相互疊加的,所以,我們把它叫做經濟全球的2.0版。 “一帶一路”帶動整個中國的對外經貿關系,“一帶一路”沿線貿易增長超過瞭世界貿易增長的平均水平,特別是在疫情和脫鉤的情況下,我把“一帶一路”叫做第二戰場,第二戰場的貿易形勢好於第一戰場(發達國傢的貿易)。從“一帶一路”具體內容看,可以看到那些新興市場得益於“一帶一路”,中歐班列迅猛發展,到現在2022年年底,一共發瞭6.5萬列班列,這是非常大的數量。運貨量達到1000萬噸的數量。 “一帶一路”也有一些新形勢,像電子商務、線上交易也在“一帶一路”上迅猛發展起來,出現瞭一些新的復合型的結構,低碳“一帶一路”、公共衛生“一帶一路”、5G數字化“一帶一路”,我們稱之為綠色絲路、健康絲路和數字絲路。總之,在2022年看到的“一帶一路”跟2013年當時僅僅是一個建議、倡議到現在變成世界經濟中的一個巨大的動力,十年出現瞭根本性的變化。 為什麼“一帶一路”發展這麼快,在於中國一些基礎的優勢,這裡列舉一下: 中國的地緣優勢,周圍的亞洲國傢和中國發展區域經濟合作,其中最重要的是RCEP,就是地區經濟合作夥伴,還有“10+1”中國和東盟的關系,還有上合組織中國和東亞、西亞國傢的關系,這些區域合作的地緣優勢,鄰居是不可能搬走的。 中國強大的物流業優勢,運輸+倉儲+物資分流。海上航運中國占世界將近一半的運量。全世界的海上運輸一半是中國在幫助世界各國運輸,中國國內的高鐵、高速公路等網絡是世界上現在最發達的。所以,中國的物流業優勢外溢出去變成全世界運輸和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優勢。中國現在最大的競爭力就是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勢,中國的產業鏈也有優勢,具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產業鏈。 其他的優勢不多講瞭。這些優勢和全世界的需求相結合,是中國能夠推動“一帶一路”的根本原因。如果世界上沒有這個需求,“一帶一路”也不會有這麼快的發展,如果中國沒有這麼大的能力,也滿足不瞭這個需求,也不能為世界提供這種產品或競爭的優勢。所以,這是一個基本的條件。 “一帶一路”並不是一個空想,也不是說大話,而是靠實力,也是靠世界市場的需求,是這二者的結合。 “一帶一路”面臨著新挑戰,新挑戰很多,其中最大的挑戰是去年發生的俄烏戰爭,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大的地緣政治事件,它對世界格局,也對“一帶一路”產生瞭深遠的重大影響。可以看到,“一帶一路”是穿過整個歐亞大陸,俄烏戰爭就在歐亞大陸腹地發生,我們的通道、產業鏈都要經過這個腹地,同時也影響到海上,因為美國要在海上建設它的印太戰略。所以,美國就要對“一帶一路”進行打壓,最近美國和西方聯手打造全球基礎設施投資夥伴計劃,它的戰略意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阻止“一帶一路”的發展。所以,我們要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傢共建“一帶一路”,美國要拉著西方盟國阻斷“一帶一路”,這就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一個是俄烏戰爭,一個是西方搞的全球基礎設施計劃,這都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從我國的發展戰略看,“一帶一路”又是一種新開放戰略,也是叫做雙循環戰略。所以,“一帶一路”和新開放、雙循環結合,“一帶一路”實際上是帶動中國的四面八方全方位的開放,其中像東北、西北、西南,過去都是開放的後衛,開放比較滯後,有瞭“一帶一路”後他們都成為瞭全面開放的前沿,大西南雲南廣西,大西北新疆、東北、黑龍江和北面的蒙古都是“一帶一路”向外走的主要通道,形成瞭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動的一種開放格局。 “一帶一路”也是一種高水平開放,它強調制度性、結構性,用制度性開放來推動“一帶一路”。所以,新的雙循環是用“一帶一路”作為載體和平臺,既是向外開放,也是吸引全球的資源到中國來。既是中國產業走出去,同時也是國內產業結構的提升,帶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傢形成新的產業佈局和產業鏈,所以,“一帶一路”是雙循環、新開放戰略和“一帶一路”三者的結合,是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結合,所以“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在外面造一些路、造一些水電站的問題,是一個大的開放戰略。

我們現在的經驗有很多,我提幾點最主要的經驗。 一是“一帶一路”新開放,很重要的一點是中國的區位優勢,具體表現在中國不同地區的區位優勢。像新疆對整個中亞和西亞具有很大的輻射作用,雲南廣西對東南亞和南亞具有輻射作用,東北亞現在雖然慢一點,但最近由於俄羅斯經濟重心東移,很快出現瞭東北亞的區位優勢。像過去四川、成都、重慶是典型的內陸,但現在有瞭“一帶一路”它成為瞭東南西北全方位開放的中心地區,成都很快成為中國航空樞紐的第三位,北京、上海、成都,為什麼是第三位,因為向西所有的航班都是以成都為中心,到達西部的各個方向。 中國產業優勢又和“一帶一路”的當地資源、當地市場、當地需求相結合,所以,現在“一帶一路”在全世界有500多個產業園區,和當地的資源、市場、當地的發展相結合,世界上大概沒有一個國傢像中國在全世界有這麼多的產業園區,不管是發達國傢還是發展中國傢,五大洲全有中國的產業園。這些產業園提升瞭中國企業的集團作戰,形成瞭中國的海外兵團,中國海外兵團有大有小,有國企、民企、央企、地方企業,甚至還有一部分在中國落地的外資企業也跟著一起走出去,所以,形成瞭中國企業的海外兵團。 這樣就把中國的對外經貿合作變成一種新的結構,資金的雙向流動,市場貿易和商品的雙向流動,過去是引進外資,出口導向,現在是中國資金走出去,同時也引進外資,中國商品走出去,同時大量進口海外資源,所以,雙向的資金和商品的流動,都和“一帶一路”有很大的關系。 “一帶一路”又是和當地社會緊密融合本土化,融入當地社會的,這就需要對當地社會民情、文化的深入瞭解,民心相通,所以,可以說中國的海外企業,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實際上都當地化瞭,變成當地社會發展的一個有力的推動者。 現在看看中國各個省在“一帶一路”中有哪些經驗。 像 上海提出建“一帶一路”橋頭堡,就是要把上海建設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制造業中心同“一帶一路”結合,為“一帶一路”提供航運、物流、融資、包括制造業產業鏈。像一些重要的港口,上海港都是在那裡建設,既把港口硬件帶出去瞭,也把港口的管理帶出去瞭。所以,帶動瞭一些很重要的港口。 山東省也有很大的成就,山東的海外園區是國內建設的最好最多的,山東的海外勞務承包也是全國最多最好的,這兩個經驗是很值得學習。像海爾,大傢知道海爾傢電在海外建設園區是非常成功的,巴基斯坦海爾園區大概雇傭瞭巴基斯坦兩萬多名員工,勞務承包也是這樣,山東的勞動力質量大概是比較高的。 浙江特別重視義烏小商品城,它在“一帶一路”中發揮瞭巨大的作用,義烏小商品城幾乎是全世界小商品的主要發售中心,全世界各地購買小商品的批發商都到義烏來。疫情時受到點影響,在疫情前2019年時有10萬外國商人在義烏居住,購買義烏的商品,所以,你到國外買禮品其實都是義烏的。義烏同時把小商品城和自貿區結合,形成瞭一個巨大的陸港,在義烏出口就直接到歐洲,直接上寧波港的遠洋輪,中間都沒有任何障礙。所以,義烏在“一帶一路”中發揮瞭很重要的網絡作用,世界各地不存在沒有義烏商品的地方。 黑龍江也參加瞭“一帶一路”建設,一般大傢以為“一帶一路”就是西部的各省市,或者東部沿海,其實黑龍江也很重要。它的幾個大的口岸,黑河口岸、通江口岸、綏芬河口岸等等都發展的很快,特別是俄烏戰爭之後俄羅斯經濟重心向東移,加快遠東開發的步伐,整個遠東地區700萬平方公裡隻有6、700萬人口,俄羅斯遠東的人口遠遠不足,資金更加不夠,所以開發遠東是俄羅斯的根本出路,這種開發遠東的速度快慢取決於中國加入的規模,我們開發遠東的礦業、能源、農業、林業,和俄羅斯發展互補的經濟。將來會改變世界資源的佈局,可以說是中俄獲得雙贏的結果。 廣西也在“一帶一路”上有很大的作用,特別是北部灣和中南半島建設,這個走廊特別好的一點,東盟中國“一帶一路”最重要的一個合作夥伴,東盟已經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同時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最集中的地區,大概有200多個工業園區在東盟,加上我們的基礎設施、鐵路公路建設,現在中國到老撾的鐵路已經通瞭,老撾到萬象、到曼谷已經上馬瞭,湄公河大橋已經修成瞭,到曼谷、到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到新加坡,形成瞭一條中南半島的主幹線,加上它旁邊的中緬鐵路、中越到柬埔寨鐵路,形成三條鐵路並行川字形。加上高速公路,河運湄公河瀾滄江,加上港口,將來說不定還有新的動作。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到萬隆的高鐵,帶動整個爪哇島,爪哇島有1.5億人口,印度尼西亞有2.5億人口,整個東盟是5億人口,帶動爪哇島就帶動整個印尼,帶動整個印尼就帶動瞭半個東盟。所以,廣西在這方面和東盟的建設是非常有力量的。 新疆是“一帶一路”最重要的陸上基地和核心區。從新疆到中亞、俄羅斯、歐洲,主要的大通道就在新疆,霍爾果斯,阿拉山口的運量占到中歐班列60-70%的比重,現在冒出一個新的點,喀什從西南方向,將來和中吉烏鐵路連通,一直到伊朗、土耳其,建成中國鐵路的中歐大通道的南線。新疆走中巴走廊,到巴基斯坦一直到瓜達爾港,靠近波斯灣,這又是一條通道。新疆整個從西北到西南全面輻射,它的戰略地位和經濟上的放射作用越來越大,所以,美國很害怕,對新疆未來的戰略地位非常害怕,千方百計想扼殺新疆經濟發展,實際上是不可能,新疆這麼大,怎麼扼殺呢。 西北看新疆,西南看 雲南,雲南的“一帶一路”是非常好的狀態,過去雲南是最西南角的內地省份,可以說離海最遠,要從雲南到海邊去,或者走過整個長江流域到上海,或者走過整個珠江流域到廣東,繞過南海到馬六甲再到緬甸的沿海海岸,大概要五千公裡以上。但是現在中緬走廊打通,雲南變成距離印度洋最近的,可以叫做“沿海省”瞭,中緬走廊這條通道正在修通,從成都一直下來到大理、保山、瑞麗,從瑞麗出境後到曼德勒、仰光到皎漂港。中國西南到印度洋的通道全部打通。西南就比中國的東部沿海更加接近世界市場。大量的產業開始向瑞麗、騰沖、臨滄、普洱、思茅、版納、紅河,整個雲南邊境州形成瞭產業鏈,跨境貿易和合作發展非常快。所以,雲南起來瞭,是因為中緬走廊,中越走廊。 這是幾個中國國內省的經驗,其他也有很好的,像 四川成都、重慶、西安、福建都有很好的經驗,不一一列舉瞭。 現在講完國內,還有國際上的成功經驗,最成功的是 東南亞,剛才我講到瞭,東南亞的“一帶一路”是從基礎設施到產業鏈、供應鏈,到社會公共事業,像醫療、教育、旅遊、文化全面發展。東南亞的“一帶一路”,就是我們講的“五通”“三聯通”在東南亞基本上整個框架都能看見。如果選一個地區是“一帶一路”全面成功發展的,那就是東南亞,東南亞的“一帶一路”成功在地緣政治上也有很大的意義,因為美國搞印太戰略,印度洋和太平洋二者在哪裡結合,就是在東南亞結合,東南亞如果被美國用軍事力量控制瞭,它的印太戰略就構成瞭一個鏈條。但中國不是用軍事力量,中國是和東南亞共同發展,形成瞭一個地緣經濟的結合,這樣美國地緣政治的戰略就很難在這裡連接起來。這就是“一帶一路”地緣經濟擋住瞭印太戰略的地緣政治,這樣一種戰略上的作用,我們過去也沒有想到。我們也沒想到美國要搞印太戰略,我們以為搞“一帶一路”就可以瞭,沒想到“一帶一路”在東南亞產生這麼大的作用。 在 中東也是這樣,最近習近平總書記也到中東去瞭,和沙特簽署瞭重要的文件。現在中東對中國的意義越來越大,美國在中東撤軍,中國在中東增加投資和貿易,我們也沒派一兵一卒到中東去,但在全球戰略中中東和中國接近是一個全世界全局性的變化,其中有兩個變化,一是中東的能源賣給誰,中東現在賣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石油一年大概1.5億噸,美國在中東進口石油最多的年份大概是8000萬噸,中國現在從中東進口的石油相當於以前美國最高峰時的兩倍,這麼大一塊能源到中國來,中國要支付,是用美元支付,但中東國傢手裡的美元太多瞭,以前幾十年都是美國在中東買石油,支付瞭大量的美元,就是石油美元。現在石油美元的作用和性質在下降,中東國傢不想存這麼多美元,所以希望中國用人民幣支付,大傢想這麼大的石油向中國出口的量,如果都成為人民幣支付的話,那麼什麼東西就開始不起作用或者退出市場呢?就是石油美元。所以,人民幣國際化,過去我們認為應該走國內資本項目可兌換,逐步的股市都是用美元來計價投資,現在恰恰不是這樣,現在是世界各國用人民幣替代美元進行結算計價,而不是用美元來結算。這個過程剛剛開始,但是這個方向越來越明顯,所以在中東地區很有意思,能源和人民幣結合,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我們搞“一帶一路”初期也沒有想到會有這個結果。 中東這個地區紛亂,戰爭很多、沖突很多,但沒有一個國傢是和中國鬧矛盾的。土耳其、伊朗、沙特這三個地區大國有矛盾,但是這三個大國和中國都很友好。以色列和阿拉伯有矛盾,但我們和以色列也不錯,和阿拉伯關系更好。所以,中國是唯一一個在中東所有的國傢都是友好的一個大國。 我們再看 中東歐,中東歐形成瞭一條新的走廊,從匈牙利到塞爾維亞到希臘這條南北走廊,這在過去講“一帶一路”的時候是沒有的,無心插柳柳成蔭。匈牙利和塞爾維亞都需要修一條鐵路,但這兩個國傢都是內陸國傢沒有海,希臘是個海邊的國傢,但是它要到歐洲中部去也很困難,要繞圈子,或者到意大利、法國南部港口再進入西歐的中心地區。現在匈牙利到塞爾維亞到希臘打通以後,整個中東歐就有一條內陸到地中海的通道,其中特別有意思的是比雷埃夫斯港,它的成功是“一帶一路”的傑作。本來是2008年希臘債務危機沒辦法,借中國幾百億美元的錢還歐盟,反過來希臘把比雷埃夫斯港租給中國,每年的租金抵希臘的債務,希臘的債不用還瞭,中國借用比雷埃夫斯港的租金不用付瞭,雙方都贏瞭,中國遠洋集團大量的貨運在比雷埃夫斯港集散,比雷埃夫斯港從一個世界排位五十多位的港口上升到二十多位,整個希臘的經濟就活瞭。中東歐本來都不是我們“一帶一路”的重點,但是現在它很成功,當然最近它北面波羅的海、波蘭由於俄烏戰爭,他們和“一帶一路”的關系有點疏遠,但是中東歐的南面發展的很快。 中巴走廊,大傢都比較熟悉,我走過這麼一趟,從紅其拉普一直到南部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之所以有很多問題,在於巴基斯坦沒有真正的實現工業化,2億多人口沒有工業化,這個國傢靠誰來養?但它為什麼工業化不起來呢,缺動力,沒有能源,特別是沒有電。巴基斯坦一度電是非常恐慌,很多城市晚上十點鐘全部停電,整個城市是黑的。所以,連照明的電都沒有,何況工業化。整個國傢非常貧困,由於貧困就產生瞭恐怖主義的勢力。中國給巴基斯坦首先建電站,水力發電、火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風能發電,什麼發電都上,所以,現在巴基斯坦的電解決瞭,巴基斯坦的工業就起步瞭。剛才講到海爾在巴基斯坦不僅滿足瞭巴基斯坦傢電的2億多人的需求,從巴基斯坦出口到整個中東地區,巴基斯坦的海爾工業園區帶動瞭整個中東地區傢電市場的消費。巴基斯坦工業化起來以後,經濟逐步向好,貧困由此可以減輕,貧困減輕,巴基斯坦國內政治的分裂也會減輕。所以,中巴走廊不完全是一條公路的問題。 “一帶一路”也有很多新的國際組織,像上合組織,亞投行、新開發銀行、金磚國傢+以及東盟、非洲、阿拉伯、南美洲等一些地區組織互相支持,互相疊加,我們有發展中國傢的一整套的多邊機制。雖然不是跟西方G7唱對臺戲,但G7不帶發展中國傢,不和咱們玩,發達國傢以為自己是貴族,看不起窮人,但是“一帶一路”大傢互相支持互相幫助,通過多邊組織,發展起來。所以,“一帶一路”在世界上成功經驗是以前世界各國都沒有想到,能夠有這麼多的成功。 (實錄第一部分完,第二部分待續)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