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之後,各地的留學生拿自己的學校一對比之後,學校位置相對”村“的同學們,總吐槽著無數空虛寂寞的夜晚和幾乎為0的娛樂生活,而城裡的同學,則羨慕著村裡幾乎不見蹤跡的奇怪流浪漢,慢節奏的生活,和親民很多的物價。

說瞭再說,也得自己體驗才知道。小編本人,最近就是從就讀2年的、坐落在相對“村”的北卡某小學校,前往“城”很多的華盛頓DC,進行一學期的交換。 不得不說,雖然在國內時,小編也是生活在新一線城市,但從北卡到DC,確實有種鄉下老鼠進城的感覺!生活、學習、娛樂......方方面面,真是徹底刷新瞭小編在美兩年建立起來的世界觀!

咱們主打一個先苦後甜,先講講從小編親身體驗來說城裡不如村裡的點,再講講村裡比不上城裡的那些方方面面,盡量客觀公正。 不過每個人的經歷肯定不一樣,也歡迎大傢在評論區補充交流!

安全問題

  首先,小編感覺差別最大的就是安全方面。

被安逸平靜的村裡生活寵壞瞭,進城之後需要重新調動全身的神經,得時刻小心警惕,一開始還真有點不適應! 比如,公寓門哪怕離開10分鐘也得及時鎖門,因為不知道和外賣員一起跟進來的,不速之客會不會直接進你傢門,輕則破財,重則有生命威脅。 而在村裡,最大的trespassing威脅,最有可能就是Frat party嗨瞭之後的美國大哥大姐。

因此,本人剛到城裡前幾周,幾乎每次都是習慣性不鎖門。被室友“教育”瞭一番後,現在出門隨手反鎖終於成為傢常便飯。有時也不得不懷念從前村裡,大傢路不拾遺、雞犬相聞的日子。 而日常通勤的時候,雖然大部分街區還是整潔幹凈的,但總有這麼幾個地方是留學生人人談之色變,巴不得繞著走的,活像現實裡的哥譚。 在DC,很不幸的是,China town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即使是大白天,街上飄蕩的麻味,成群結隊的流浪漢,街頭瘋狂飆車的大哥也隨處可見!

就拿親身體驗來說,剛到DC第一天中午,和幾個同學外出的時候,就在街上被一個 穿得奇奇怪怪的人攔下來要錢 。還好大傢人多也機靈,晃瞭一個假動作,一起拔腿就跑,才沒出事。 而就在當天下午,去上課的路上還碰上GWU醫院有個有精神病史的病人逃瞭出來,教授緊急給所有人發消息確認安全,郵箱裡學校的警報也響瞭又響。 這陣仗村裡雖然也有,但是最多一學期來那麼一兩次;剛來一周節目就這麼豐富,屬實有點太超過瞭。

此外,雖然早就聽說城市裡的地鐵逃票已成阿美利卡傳統,但對於一直乖乖刷卡過閘的本人來說, 一周內看到至少三次有人熟練地雙手一撐閘機 ,飛躍而過,周圍也沒人管,還是大受震撼。 至於晚上,連教授和大部分美國同學都默認的是天黑瞭,就千萬不要一個人出去。這想必也是大部分人對美國總體安全的一個認知。 而對於小編來說,以前在村裡,因為校園就這麼點大,來瞭一段時間後圖書館學到午夜,一個人回宿舍,也是傢常便飯(雖然但是不建議模仿)路上也沒什麼人,星星做伴,現在想想真是特別安心。

安全是個相對的概念,但不得不說,到瞭城市裡,感覺所需要的生存技能直線增長,因此本土狗對“城裡”留學生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瞭!

消費高

  看到不少人說在城裡生活就得習慣“高消費,低質量”的生活。質量低不低還不知道,但來到城市之後,開銷真的蹭蹭翻倍! 豐儉由人,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和好好生活的消費肯定不一樣。但總體來說,城市大學生活學習的開銷主要高在這幾個方面:  住房 小編比較幸運,學校以學費宿舍的價格直接對接瞭DC的豪華studio,正常租的話,每個月需要$2,773左右。

現在,小編至少不用擔心每個月的rent的問題;但對於需要自己找房的同學們來說,每個月開支最大的一筆,肯定是住宿瞭! 就小編所在的DC而言,全城的平均月租房費用是$2,401, 64%的房源月租金都在2000刀以上。而全美平均月租金最高的紐約在3000刀左右,舊金山和波士頓緊隨其後,都在2600刀到3000刀不等,這不錢包庫庫出血! 這樣的情況下,除非傢大業大,不然多多少少都得多拼幾個人合租。而一旦合租,更多的麻煩接踵而來:和個別奇葩室友相處問題,不一樣的生活習慣、公用和私用的物品、水費電費網費分攤.....

此外,還要考慮公寓與學校的通勤問題,萬一為瞭省房租住得太偏,結果通勤費用加起來還不如租個近的;公寓周邊環境是否便利安全,等等。 害,一想到要考慮這麼多事,之前整體罵學校老破小還貴的宿舍,也順眼瞭很多。  生活成本 因為本人的項目是沒有meal plan的,每周的grocery大采購,以及偶爾和同學外出打打牙祭,就成瞭開銷第二大的選項。 在北卡,因為村裡生活不方便,大傢經常隔幾周拼車或者坐校車,去當地的target/walmart/亞超來一次大采購。

初來乍到時花的多,基本次次破百;後來需要的東西相對少瞭,也對消費水平有瞭認識,基本每次采購都會卡在50刀以下。 而一來城裡,發現每周日常光grocery破百也太太太容易瞭!購物車裡哪怕隻零星地堆瞭幾個東西,最後看self-check out那裡蹦出來的數字,也能心臟驟停。 要知道,同樣的價格在村裡大超市,都能把購物車堆出尖尖瞭。 這樣說可能還有點抽象,小編給大傢看看自傢學校program給大傢做的grocery budget一樣的商品開銷對比圖就知道瞭:

通勤

  此外,日常通勤也是個不小的開銷。 雖然城市裡的公共交通非常方便,但也加瞭一筆額外的消費上來。如果是地鐵或者公交,一次基本兩三刀,一個月工作日往返下來,也有個三四十刀好扣。 買車就能解決問題瞭嗎?不,還有油費,維護車輛狀況的一些開支,再加上城裡路況有時候不咋地,不見得對通勤開銷有多大影響。

好在和小編一樣,大部分城裡學校的同學都會有學校發的一卡通公交地鐵隨便坐福利,學校也通常有校車通往常去的地點。 但是,如果畢業後大傢想留在城裡工作,可能就不一樣瞭,所以這點也得考慮到! 相信還有對於不少同學,開銷還有購物、旅行、社交、甚至美妝和外賣.....這些都是剛需,一時間不一定能省下來,小編作為一個消費欲較低(指日常隻有口腹之欲)的已經盡量節流瞭,還是感覺錢包有點傷不起。

生活像被按下十倍速

之前不理解為什麼有些神經比較纖弱的小朋友會受不瞭城市生活,現在算是get到瞭。 其實也不是具體什麼事情,隻是生活在城市裡整體的感覺——街頭行色匆匆的行人,街頭的鳴笛喇叭聲,有倒計時需要幾秒鐘迅速沖過去的紅綠燈,無論做什麼事情稍微慢半拍,就能聽到背後低低的咒罵,四面八方合攏來高高的大廈...... 這一切,都讓人尤其在日程已經被塞得滿滿當當時,讓人有些喘不過氣。

就算你錯過瞭10個due、因為情緒緊張fail瞭一大堆課心情差到極點,街頭的流浪漢照樣對你大喊大叫。 誠然,生活在村裡學校,是一種不一樣的焦慮:需要安慰時四下裡空蕩蕩,隻有樹、小動物甚至禿禿的曠野陪你。但在城市快節奏的人海之間被裹挾著向前進,也讓人一腔鬱悶無處發泄。 正應瞭鬱達夫所說的: “在稠人廣眾之中, 感得的這種孤獨, 倒比一個人在冷清的地方, 感得的那種孤獨, 還更難受。”

愛上城市的無數個瞬間

  吐槽瞭這麼多,也不得不承認是因為剛搬來有些不適應。沒見過世面的土狗,讓觀眾老爺見笑瞭! 然而,在一點點探索城市各個角落的時候,也真得承認,大都市就是大都市,不少學術及職業資源、基建發達程度、生活便利程度,都是那個村村的小學校有些缺失的。 這些城市生活的高光時刻,包括:  活動目不暇接

比起村裡有個鄉村音樂節,都能嗨個大半年的狀況,城裡的節目不要太多好不好! 數不清的博物館和藝術展、明星球隊的比賽、每周的街頭市場、鐘愛的劇目、歌星、樂隊巡演...... 安排不過來,根本安排不過來。 來之前還做瞭個打卡清單,博物館、展子、演唱會打算一項項勾掉,結果來瞭之後發現隨便走在街上都能發現個pop up古著市場,頭腦一熱,就臨時改變計劃沖瞭,錢包和時間都頂不住啊!  美食遍地開花

就算DC被吐槽再多次根本沒有好吃的中餐,也比村裡那個點一次就三四十刀還不好吃的中餐要好太多瞭! 因城裡更加“國際化”,有需求就有供給,針對不同人群的產品就形成瞭相對穩定的community產業鏈,中餐也是其中的一環。 競爭對手多瞭,大傢就開始卷價格和質量:味道不說,像這樣走幾步路就能喝到奶茶吃到早茶的日子,村裡是根本不敢想。就算是其他東西物價再高,因為中餐選擇多瞭,總有那麼幾傢比村裡的還便宜且好吃。 此外,不隻是中餐,如果想嘗試別的菜系,城裡能提供的選擇也多很多:正宗的法式甜點、西班牙fine dine和小酒館、優秀的韓料日料、甚至還有非洲菜和格魯吉亞菜......  求職/學業資源豐富

畢業之後大學生們紛紛前往大城市就業,肯定是有道理的。就DC來說,幾乎是法律人和政治人的天下。 在H Street等遍佈律所、遊說團體、咨詢公司的街頭,都是穿著business casual的打工人。在這裡,以及北美許多大都市——紐約,芝加哥,西雅圖......都是new grad們夢開始的地方。 坐落在城市裡地理位置優越的大學,邀請到長期駐紮在這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重量級人物,更是傢常便飯。就拿GWU來說,國會的參議員常常受邀去演講,前段時間國務卿佈林肯貌似也在政治和國際關系的研究生院講話瞭,難怪南加大、JHU,紐大紛紛沖去DC開分校...... 而看看村裡career fair上寥寥無幾的本地企業,target school裡面零星的大廠,這差別不就出來瞭嘛。

寫在最後

  總之,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有人會喜歡城市的車水馬龍和萬傢燈火,也有人獨愛鄉下的萬籟俱寂和鳥語花香。 但對於小編來說,這次交換體驗,是真正感受到瞭生活的毒打,讓本人意識到自己在那個恬靜的小村裡,被保護得多好。因此,也更能理解城市留學的同齡人們,是怎樣在異國他鄉被逼著瞬間長大的。 果然,人生不是軌道,是曠野啊。即使身在北美,也有這麼多不一樣的風景等著大傢一一去探索呢。

你是更喜歡城裡學校還是村裡學校呢?剛到城裡/村裡學校的你,感受如何?快來評論區聊聊吧!

點讚(0) 打賞

Comment list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