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好,我是Wendy,一個剛剛高中畢業,即將去美國上大學的準留學生。
幾個月前,在刷豆瓣的我突然看到一位樓主曬出自己接近10萬美元的美國碩士學費。
那時還在申請季的我,雖然在制定選校清單時對美本普遍較高的學費有所瞭解。但對於高達10萬的學費,依然是震撼到合不攏嘴。
更何況,這兩天美元兌人民幣又漲到瞭 7……開支更是蹭蹭地漲!
我將這條帖子分享給瞭同為留學生的朋友們,詢問瞭大傢留學國傢的平均學費,我驚訝地發現——
美本的年均學費幾乎是英本、加本的兩倍,並且還在年年攀升!!
我一下子明白,為什麼今年出現瞭那麼「留學斷供」的學生。同時,剛高中畢業,也陷入瞭焦慮和負罪感中:
花費幾百萬畢業後,我會不會淪落為「海歸廢物」,對不起爸媽?
我真的「值得」嗎?
我選擇的本科學校是一所位於波士頓的私立大學。
幾個月前收到學校開具的i20表格(用於申請學生簽證的材料之一)時,我看著表格裡寫下的,高達八萬五美元的預計學費,雖然早有瞭解,但依然感到一陣驚駭:
光是學雜費一年就要收取60萬人民幣,加上生活費後,四年本科的總開銷豈不是要接近300萬?
在這之前,我對錢的概念是很懵懂的,走上留學路,是初升高時候與父母一起決定的。
第一次對留學開銷有如此真切實感的我,曾經堅定無比的留學決心不免有瞭一絲顫抖。
「美本留學真貴」,可能不是我一個人的觀感。
US News在 2022 年春季和夏季,收集瞭最佳大學排名中包含的 440 所國立大學的學雜費數據,結果發現:
私立大學的學雜費相較20年以前上漲瞭134%,而公立大學的州內外學雜費分別上漲瞭175%和141%。
盡管統計中的美元金額未根據通貨膨脹進行調整,然而可以確定的是,美國大學的學雜費總體上大大超過瞭國傢通貨膨脹率。
而且,國際學生上美國大學,通常要付出比當地學生更高的學費。
除瞭基礎的學費之外,國際學生也需要負擔支付美國國內學生可能不必支付的健康保險和其他額外費用。
近幾年掀起的文理學院申請熱潮,更讓「天價學費」不再成為江湖傳說。
文理學院的基礎學費通常在六萬美元上下,加上國際學生的住宿費、meal plan和各類保險,就讀私立大學和文理學院的國際學生每年支付的總費用,輕輕松松就達到瞭八萬及以上。
■美國知名文理學院的學費對比,來源www.collegetuitioncompare.com
對比英本,加本普遍在40萬人民幣以下的年均學費,美本的高額學費著實令人驚詫。
網易旗下的數讀欄目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發現學費最貴的是美國。
加上美國這些年通貨膨脹,有朋友說連蔥都買不起瞭,幾根蔥就要好幾刀。加上生活費,一年 10 萬美金妥妥的。
這更讓我覺得日本、荷蘭、新加坡等性價比非常高的留學國傢更「香」瞭。尤其是日本、韓國和歐洲,一年 20 萬內學費生活費通通都能搞定。
我陷入瞭對自己的質疑:我這個並非擁有異稟天賦的學生,是否值得去美國上學這樣的巨額投入?
我在完成體制內初中教育後,轉入瞭國際高中,成為瞭一名留學預備生。
跟許多從小讀國際化學校的同學比起來,這樣的路徑已經算是很省錢的瞭。
盡管如此,在準留學前,因為學費、顧問費、項目費等,也已經花瞭近百萬。
而我曾經的小學、初中同學們大部分選擇高考,向自己的夢校沖刺;小部分選擇瞭保送,進入心儀的國內大學。
而我這個過早地離開傳統教育體系,選擇瞭另一條求學道路的留學生,似乎成為瞭一個用著高額金錢成本,去逃避那根擠破頭的獨木橋的人。
留學對我來說到底是一個「更好的選擇」,還是一個不想吃苦的逃兵?
作為一名豆瓣沖浪愛好者,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瞭一個名為「海歸廢物回收互助協會」的小組。
這個小組成立於2020年,至今已經有五萬多名小組成員。
根據小組簡介,我發現這個小組是海歸留學的失業失學者的收容所。
與大部分都是在讀留學生的「豆瓣艱苦留學組」不同,「海歸廢物回收互助協會」小組裡大部分是已經畢業,在職場中沉浮掙紮的「海歸廢物」們。
小組中的「海歸廢物」們有些已經回國,正苦惱於自己的工作條件、薪資沒有達到自己和傢人的預期;有些尚未回國,但已經焦慮起瞭自己回國後的就業情況。
「名校畢業回國卻根本找不到工作」、「文科專業回國的歸宿是托福/雅思老師」、「完全找不到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又不甘心放棄自己一直以來的興趣」。
這些小組裡鮮活的案例像一擊擊重錘,一次又一次地砸碎我過於理想化的設想:
我在大學申請文書裡將自己塑造成一名未來的藝術從業者,然而事實上,我可能連一份像樣的、與藝術行業沾邊的工作都無法找到。
恐懼著被帶上「海歸廢物」標簽的我,看著日漸高漲的高額學費,內心的負擔感以及功利心也在漸漸增長。
那麼,四年本科完成後的我,是否會進入一傢開出令我滿意薪資的公司?
我這樣的文科學生,會不會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困境?
雖然在與父母的交談中我總是被承諾,我的留學決定得到百分百的精神與經濟支持。
但是面對著一年數十萬的一筆不小數目的學費時,我又非常不可避免地會掉進功利的陷阱。
上禮拜剛考完 IB 大考,在傢躺瞭兩天後,我就陷入瞭瘋狂的焦慮,有種我再這樣無所事事下去就要無藥可救躺著下「地獄」之感。
歸國留學生常常會被戲稱為「水碩畢業」,甚至剛才提到的「海歸廢物」,也理解這是一種帶著調侃的善意玩笑。
但是當這樣的調笑可能成為我的未來時,我依然感到深深的恐懼與激增的壓力。
■花費百萬留學,畢業回國月薪千元,絕大多數海歸覺得「工資沒達到預期」
這樣的壓力也蔓延在同齡人的周圍。
大傢很擔心一種一步錯、步步錯的感覺。剛拿到大學錄取的我們,就會考慮未來去哪兒讀研?
去趟醫院,發現內分泌科都要被擠爆瞭,還大多是中學生。
一方面,我們感激父母為我創造瞭自由選擇人生道路的經濟條件,另一方面,我們也因為留學所需要投入的經濟成本而痛苦,擔心自己無以回報。
我體驗著很多人根本不可能擁有的人生經歷,卻不知道自己能用這段特別的經歷創造怎樣的回報。
我值得嗎?
為瞭自救,我開始擺正自己的心態,開始思考:
支付著這樣的高額成本,留學帶給我的到底是什麼?
雖然我還沒有真正進入美本學習,但是我已經經歷瞭三年的國際課程學習。同樣支付著高昂的國際學校學費,
接觸IB課程為我帶來瞭顛覆性的對教育方式的認知:
我的學習能力不再被一場考試所定義;我不用被強制性按入過難的數學卷與不擅長的科目;我從未發現過的、在刷題以外的學習天賦逐漸浮出水面。
我第一次知道,早自習不用大聲朗讀課本或是奮筆疾書,第一次發現自己對於課程的見解,可以在課上當面說給授課老師。
也第一次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因為興趣而參與的活動,會被參考進大學申請的個人材料中。
在體制內學校時,我曾經因為成績不理想而被強制撤掉自己的「班委」職務。而進入國際學校後,我發現連「課代表」這樣的身份,都不存在於每節課程中。
這些全部都是我在體制內學校沒有經歷過的、全新的體驗。
如果不是進入瞭國際課程,我不會擁有這樣的收獲,我也不會有機會接觸到不一樣的自己。
選擇留學,為我創造瞭追求自己的興趣專業的機會;讓我試著離開自己熟悉的語言環境、社交環境的挑戰;帶給我探索更多元、更包容的社會的可能性。
用這樣的角度來看待我的留學選擇,或許我所支付的高昂學費並不需要被顯化於我的未來薪資,或許這段人生經歷為我帶來的,會是遠大於金錢的回報。
我爸媽總是讓我不要憂心,好好享受這段旅程,這給瞭我很大的寬慰。
我們以前沒有機會去選擇自己最想讀的專業,進入自己最想從事的行業。所以送你出去留學,申請你最抱有熱情的專業,就是希望你不用像我們一樣,因為現實條件而放棄自己的夢想。
寫到這裡,負罪感仍縈繞在我心頭。尤其是在逃不掉的「海歸廢物」報道裡,更是無以遁形。
但我也試圖理解,僅僅用起步年薪來衡量海歸留學生的選擇,也是一種狹隘的評判依據。
教育社會研究學上用兩種不同視角來看待教育成果。
其一,這是個人用來獲取職業地位和經濟收入的優勢性擁有物(possession),其二,這是個人完成社會化的更具文化意涵的過程(process)。
那麼,教育一環的留學,也能用這兩種視角來看待。
如果能有量化的產出,那自然是最好不過,這跟我們自身有關,也跟大環境、大時代也有關。
若我們恰好生在這樣一個「文憑貶值」的時代,我會努力讓自己變得「值得」,但也要不斷告誡自己,從外界評判的聲音和自我焦慮中走出來:
留學的意義也不僅僅止於最終的就業結果,而是人生這段無法替代的一段經歷吧。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