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邊書包、滴聲喇叭……在萬州羅田鎮大山深處,有一趟特殊的客運班車,客串起瞭學生們返校、回傢的“愛心校車”。據上遊新聞報道,最近兩年多,以掛在門口的書包為暗號,見書包,停車按喇叭,駕駛員程林小心翼翼守護著這份和求學少年陳是非定下的默契;搭檔彭麗則是沿線50多個孩子的“臨時傢長”,確保每個孩子不錯過班車。不僅如此,這趟客運班車還充當著“快遞車”,免費幫當地村民帶貨送貨。
愛心班車,不僅照亮瞭孩子們的求學路,更溫暖瞭大眾人心。不少網友看到報道後,表示“很溫暖”“被感動”。我們都知道,大山裡的孩子外出求學不容易,錯過瞭一趟班車就得再等上一兩個小時,有時沒車瞭走路得走上一天。自從有瞭“書包暗號”,孩子們再也不用擔心錯過班車瞭,這既是孩子們和司機叔叔之間的默契約定,更是班車人員對孩子們的一種暖心守護,讓他們的上學路更加安全方便。
愛心班車不僅跟孩子們有“暗號”,對遠在他鄉的傢長仿佛也有一種約定。駕駛員程林開這一趟班車三年多,他會記住每個孩子的需求,乘務員彭麗更是當起瞭 “臨時傢長”,孩子們上哪輛車、幾時走,她都會做好規劃,確保每個孩子不錯過班車,還建瞭微信群及時分享孩子們坐車的信息,讓傢長們放心。三年多來,無論嚴寒與酷暑,這份用心與守護,既照亮瞭孩子們的求學路,也同樣讓傢長們感到放心與踏實。這份情誼與牽掛已遠超過瞭普通乘客與工作人員的關系,孩子們在校車裡的歡聲笑語,讓班車人員感覺很值得,這是他們的小確幸,更是山裡娃的大幸福。
不僅如此,愛心班車還是當地村民的“快遞車”。客運班車的“喇叭聲”成瞭山裡的“暗語”,喇叭一響,村民們就知道該出來“拿貨”瞭。愛心班車力所能及地幫村民帶帶貨,幫他們節省瞭時間和路費,大傢都覺得“這趟車真不錯”。據介紹,這條客運線路沿途串聯9個村社,全程70公裡左右,單程開行時間將近2小時,班車人員都會在力所能及地范圍內為村民提供更多的服務。
客運班車不僅是保證農村人民出行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更成瞭串起鄉間情誼溫暖人心的“人情班車”。隨著當地交通的極大改善,越來越多的客運班車穿行山間,不僅串起瞭村與村之間的通行道路,讓人們出行更加便利,同時還串瞭工作人員與群眾之間的情誼,盡己所能為當地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最美班車”不僅讓人感到溫暖與振奮,還通過這一點一滴為群眾辦實事的“滴水之情”,托起瞭村民們穩穩的幸福,成為鄉村振興道路上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一輛小巴士,關乎大民生。近年來,重慶及全國多地著力深化“村村通”工程,不斷打通鄉村“最後一公裡”,惠及更多偏遠地區農村群眾的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瞭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和人情味。孩子們的回傢路雖長,但離傢的距離卻越來越近,正如鄉村振興的道路一樣,在大山裡面不斷跑出洋溢著歡聲笑語的“加速度”。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