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博闻/美元或趋势性走弱\张继强

财经博闻/美元或趋势性走弱\张继强

  图:美元微笑曲线

  根据经典的美元“微笑曲线”理论,美元只有在美国经济弱于非美国家、且没有衰退风险时才会出现走弱,2008年以来多数情况下均呈现易涨难跌的特征。但近期在不确定性上升的环境下,美汇指数持续下跌,避险属性明显弱化,美元微笑曲线“左侧失效”的风险明显上升,背后可能包含了长期与短期的多重因素:

  美债吸引力削弱

  其一,关税政策弱化美元循环并解构全球秩序,可能导致海外投资者对美债乃至美元资产的需求系统性降低。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国“财政+贸易”呈现双赤字。但在特朗普通过关税降低贸易赤字以及财政减支的政策方针下,“双赤字”模式出现收敛。而美国软实力削弱,美国债务问题、美国联储局独立性等,都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元信用的基石。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美国如果不愿提供顺差,反过来会导致获得美元的渠道受限且持有美债的需求明显降低。

  其二,特朗普新政是市场“混乱”的源头,政策的不确定性、债务可持续性担忧,以及通胀预期上行削弱了美债的避险属性,甚至有意推动弱美元。美元微笑曲线左侧成立的重要基础在于,美元尤其是美债市场,在全球经济衰退及市场恐慌情绪下的避险功能。表现为在VIX指数(又称恐慌指数,是量化市场波动预期的基准)大幅上行区间,美债利率多数下行,但近期美债利率与VIX指数同步上行。这主要是因为:(1)特朗普政策持续反复,削弱了美国政府的可信度;(2)严重的债务问题引发市场对其可持续性担忧;(3)关税政策导致通胀预期大幅上行,美债的吸引力减弱。

  其三,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升温,欧洲、中国等财政扩张,表现或优于美国,短期“抢进口”需求进一步导致美元走弱。花旗美国经济意外指数持续走弱,而在潜在财政扩张的支撑下,中国、欧洲总体表现稳健。从前瞻性指标看,美国4月贷款需求、消费/投资信心指数等均出现大幅回落,关税冲击下未来两个季度基本面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其四,美国“例外论”动摇,日本等机构对美投资未进行汇率对冲,加上过去几年涌入美股的资金,出现了流出或降低仓位操作。2024年以来,海外投资者大幅增持美股,一定程度上推升美元需求,截至今年2月,海外投资者过去12个月淨流入美股近5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特朗普关税政策打破美国“例外论”,3月以来海外投资者以创纪录速度抛售美股,并带来“资金流出─美元下跌”的负回馈螺旋。

  后续展望,除非特朗普的政策出现显著转向,“全球秩序重构+美国政策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可能会持续,美元或趋势性偏弱。基本面来看,在“财政+货币”均面临约束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年内降温概率较高。

  不过,短期扰动因素较多:(1)目前美债利率相对偏高,如果不确定性有所下降,利差或仍对外国资金有一定吸引力;(2)美元空头仓位略显拥挤,短期波动有所加大;(3)特朗普持续对鲍威尔施压,美联储独立性受到挑战,或进一步动摇美元信用的根基。

  对于资产配置而言,黄金是弱美元下最受益的资产,但短期明显超买。在价格效应下,黄金与美元保持较高的负相关性,历次美元下行周期中,黄金均有亮眼表现,能较好对冲美元贬值风险。此外,比特币也有类似效果,但不如黄金稳定。

  利好港股及A股

  欧元区资产可能替代美元资产形成新的“避风港”,近期美国资金流出与欧洲资金流入的态势明显。一方面是因为欧央行降息与财政扩张的宏观政策组合对欧股偏利好,近一年来欧央行政策利率快速调整200基点(BP,Bpbasis Point)至2.5厘,而德国财政出现历史性转向;另一方面,前期欧洲增持了大量美股,当前回流母国的需求较强,有利于推升欧元、欧股等资产。数据显示,欧洲股票型基金3月淨流入超60亿美元,创2015年以来最高纪录。

  关注日圆、日股潜在机会。日央行开启加息周期且美日利差收窄,套息交易逆转或进一步推升日圆。对于日股而言,日圆快速升值期间难有系统性机会,但当前日股估值较低,且外资转为流入,后续等待日圆升值趋缓,或有一定修复性机会。

  至于对中国市场而言,美元偏弱意味着汇率压力可控,部分资金回流,整体对资产表现影响略偏正面。从全球资金再配置来看,资金流出美国利好港股等资产。但中美关税不确定性较高,A股企稳但向上弹性仍需政策、业绩等催化,后续关注国家政策力度和关税谈判情况。

  (作者为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随手分享,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