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谋远略/加快走出去 寻求新机遇\袁 渊

渊谋远略/加快走出去 寻求新机遇\袁 渊

  图:比亚迪唐EV在欧洲市场以其长续航里程、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优势,获得消费者认可。

  随着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将对中国企业出口美国市场带来显著的影响。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额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特别是在机电、纺织等部分行业,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这一政策不仅打破了原有的贸易平衡,还改变了全球供应链的布局。中国企业面临着出口成本的上升、国际市场份额的萎缩以及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多重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开始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努力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以应对外部环境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中国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非洲、拉美等地区成为重点目标市场。在“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积极参与项目投标,如中国建筑在巴基斯坦参与瓜达尔港建设项目,带动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等相关产品出口。东盟地区凭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关税优惠与市场潜力,吸引众多中国企业投资设厂。如OPPO在印度建设智能手机生产基地,产品畅销东南亚市场,2024年OPPO在东盟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18%。非洲和拉美地区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中国家电、汽车企业通过建立销售网络与售后服务中心,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投资设厂 携手研发

  为降低关税成本与供应链风险,中国企业实施供应链本地化策略。在海外投资设厂时,优先采购当地原材料与零部件,提高本地化采购率。如海尔在泰国建设家电生产基地,本地化采购率达60%,既降低关税成本,又减少因国际物流受阻带来供应链中断风险。同时,企业注重培养当地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提升供应链稳定性与协同效率。

  在海外投资设厂或并购企业,可获取当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品牌与销售渠道。如美的集团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获得其先进机器人技术与欧洲市场渠道,将库卡机器人技术应用于自身家电生产自动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同时借助库卡品牌与渠道,拓展欧洲工业机器人市场,实现双方技术、市场与品牌协同发展,提升美的集团在全球家电与工业机器人领域竞争力。

  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通过技术引进、合作研发等方式,实现技术回流。将海外先进技术引入国内,促进国内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如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与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合作,研发先进发动机、自动驾驶等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国内生产车型,提升国内汽车产业技术水平。同时,技术溢出效应使国内相关企业受益,促进国内产业整体创新发展。

  在海外投资设厂、建设基础设施等项目,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企业海外生产经营活动增加原材料、零部件进口需求,带动相关国家与中国贸易往来。如中国在非洲投资建设的矿业项目,不仅为非洲国家带来资金与技术,还增加当地矿产资源出口,促进中非贸易增长。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2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达200亿美元,与沿线国家贸易额达2.5万亿美元,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比亚迪积极拓展全球市场,采取差异化市场拓展策略。在欧美市场,凭借先进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产品性能,推出高端电动车型,满足当地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性能汽车需求。如比亚迪唐EV在欧洲市场以其长续航里程、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优势,获得消费者认可,2024年在欧洲部分国家销量同比增长200%。在新兴市场,如东南亚、南美等地区,比亚迪推出性价比高车型,并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建立销售与售后服务网络。在泰国,比亚迪与当地知名汽车经销商合作,快速打开市场,2024年比亚迪在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15%。

  比亚迪注重技术创新,在电池技术、电动驱动系统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其刀片电池技术在安全性、能量密度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在产业协同方面,比亚迪构建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电池生产、电机制造到整车组装,实现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同时,比亚迪积极与全球供应商合作,引入先进零部件与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与性能。如与德国博世合作,引入其先进底盘调校技术,优化比亚迪汽车操控性能。

  在地招聘 拉动就业

  美的集团通过海外投资设厂、并购等方式,实现全球布局。在美洲,美的在墨西哥蒙特雷建设大型家电生产基地,辐射北美与南美市场,利用当地劳动力成本优势与贸易协定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与关税成本。在欧洲,美的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不仅获得先进机器人技术,还借助库卡品牌与销售渠道,快速进入欧洲工业自动化市场。在亚洲,美的在印度、越南等地建设家电生产基地,满足当地及周边市场需求,2024年美的在印度家电市场份额达10%。

  美的集团在海外注重本地化运营与品牌建设。在人员本地化方面,美的在海外子公司大量招聘当地员工,占比达80%以上,利用当地员工对市场与文化熟悉度,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在产品本地化方面,根据当地消费者需求与使用习惯,开发适合当地市场产品。如在印度市场,美的推出适合印度家庭大容量、低能耗冰箱产品。在品牌建设方面,美的通过赞助当地体育赛事、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将美的品牌打造成国际知名家电品牌。

  参与国际合作 增强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寻求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同时,加强风险管理是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对可能出现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套期保值协议等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在海外投资项目决策前,企业应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与风险评估,确保项目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例如,可以聘请当地的专业咨询公司,对项目所在地的政治稳定性、法律法规、市场环境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

  随着企业海外业务的不断拓展,跨文化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应加强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的研究,尊重并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与商业习惯。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际同行、供应商、科研机构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研发、技术引进等方式,企业可以快速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同时,参与国际行业协会活动与标准制定,可以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例如,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参与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可以为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铺平道路。并且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可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例如,通过与世界银行或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合作,企业可以获得更为优惠的贷款条件。至于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企业可以整合全球资源,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为外资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随手分享,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