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楼市刚需料以一房及两房单位为主,新界区的细价楼将成市场大热。
不知大家是否有印象,香港有一个实况综艺节目名为“纳米无明火”,是当时地产市道的“最贴地”写照。顾名思义,节目是介绍年轻人为求“上车”,只好蜗居于不足二、三百呎的“纳米”细楼,兼“无明火”煮食的开放式蚊型单位,主要原因是以往只有400万元以上物业可以借足九成、亦只有200万元以下物业可享有100元的“超低厘印费”优惠。
今日上车客的置业成本已大大减低,按现时按揭保险计划,1000万元以下的物业亦可以借足九成,加上于今年2月财政预算案,400万元以下物业亦可享有低见100元的“超低厘印费”优惠。换言之,数年前上车客需要“愈住愈细”,甚至是“愈住愈贵”,但整体楼价已显著回落,并且上车客置业成本大减,相信现时上车客应该可以住得“大一点、阔一点”。
按照四年前的新盘销售计算,面积300呎以下的纳米楼成交大幅增加,占整体成交比率的15%。但2021年底特区政府于卖地条款中加入限呎的要求,把最细单位的面积要求设于约280平方呎以上,限呎地的要求及按揭保险计划逐步放宽后,近年来的新盘市场中,面积约280平方呎以下的开放式单位已几近绝迹。
近年来的新盘,特别是新界区的大型上车新盘,绝大部分都是300平方呎以上的一房及两房单位,开放式单位已卖少见少,只有少部分的市区上车盘仍然提供300平方呎以下的开放式单位。
新盘呎价持续下滑
在四、五年前,在新界区呎价低于1万元的新盘基本上是“无可能”,但近年新盘呎价几乎是一浪低于一浪,呎价低于1万的新盘亦再次出现,300多万元可以买到新界区的1房新盘,500万元以下可以买2房,对上车客来说有相当吸引力。
几年前的纳米楼相信只是一个短暂现象,真正的楼市刚需是一房及两房单位,新界区的细价楼肯定是市场大热。
(作者为Q房网香港董事总经理)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