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未有理解现实贸易状况,因此他的如意算盘难以打得响。
开弓没有回头箭!中美之间既已出现“关税加征螺旋”,贸易战冲击亦存在外溢的可能,但总览中国的应对方案,政策储备极为充裕,不仅体现于资本市场的救市操作,也反映在实体经济的防风险布局。反观美国总统特朗普,选择最为激进的方式推动“对等关税”落地,只为掩盖其内政外交四处碰壁的窘境,准备仓促、手中无牌的其实是美国。
“国家队”资金今次入场格外重视预期管理,先是有人民银行盘前信心喊话,其后国企增持公告陆续有来。
从操作手法来看,汇金公司汲取了2015年救市经验,在第一波下跌过程中,策略重心放在流动性承接,扮演好“最后做市商”的角色,防止资金出现踩踏;进入第二波护盘阶段,目标点位十分清晰,就是稳守去年三季度以来的“改革牛”成绩。
救市策略日臻完善
而选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作为增持标的,是基于国家队规避“道德风险”的考量,对大盘指数的拉升效果也较好。
值得一提的是,人行从最开始就明确表示,将为汇金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等同于“央妈”直接下场,对于扭转市场信心起到关键作用。早在2024年9月,人行就已创设了两款流动性工具——互换便利与专项再贷款,预示着股票资产也能作为信用扩张的抵押品,在市场风险暴露时可以迅速输送弹药。
相比于资本市场的紧急预案,实体经济的防风险准备要做的更早。笔者在2021年曾撰文《美国金融与中国砖头》指出,过去全球化网络的主要支柱之一就是中美之间的“商品出口─土地财政─美元资产”大循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大坚固泡沫——美股与中房。但在中国提出“房住不炒”之后,官方主动刺破地产泡沫,楼价自高位已平均下降三成,市场上以刚需与改善型需求为主。而以美股为代表的美元资产,目前无疑仍处在历史性高位。
当然,结构性改革都需要付出成本。中国经济当前面对的主要挑战在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下降后对偿债资金来源造成拖累。决策层也有针对性的举措,譬如大幅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人民币,实质性突破了原有的财政约束;又如拓展了专项债的使用范围,可以直接用于地方化债。为了降低实体风险向金融系统的传导,财政部还发行了特别国债,补充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增量财策蓄势待发
应对短期的关税冲击,政府的工具箱中储备了足够的增量政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设立的赤字目标为4%左右,“左右”的提法极不寻常,官方曾在疫情期间及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过类似表述,这意味着为财政发力留有空间。国务院总理李强上月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也指出,必要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为经济持续向好、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来看,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项目的规模有5000亿元人民币,必要时资金上限可以提高、补贴范围可以延展。交通、餐饮、文旅、体育、养老等服务消费支出,也能参考家电“以旧换新”进行补贴。在外循环出现重大风险的情况下,激活内循环是最为恰当的回应。
特朗普今次在“对等关税”问题上的处理如此草率、鲁莽,与上任后兑现选前承诺的不顺有关。笔者3月22日撰文《远离美股 特朗普变身“美债总统”》写明,为接下来的减税法案创造条件,特朗普当前的优先任务是增收减债。但残酷的现实是,主导俄乌和谈遭遇泽连斯基面怼,推动DOGE改革马斯克又要撂挑,特朗普急切在转移大众视线的同时,取得实质性施政成果。
特朗普选择了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战场,树立起错误的敌人。其在关税谈判的表现远谈不上“交易的艺术”,更像是跳宝案子、讹仓吃库之类的混混伎俩。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