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加速規劃發展並減輕政府財政支出,香港特區政府以新思維推出「片區開發」模式,北部都會區三個試點項目日前才結束邀請意向書階段。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發言人昨日表示,北都區三個「片區開發」項目均是先完成所有規劃,再邀請市場提交意向書,然後制訂招標條款,但市場普遍均認為有關做法會縮窄他們的發展空間,且規劃彈性較小。因此,今次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以及尖鼻咀及白泥的生態旅遊發展項目,會改為先收集市場意見才展開城規程序,以提供更大彈性同時加快發展效率。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
發言人說:「今次是在特區政府展開法定規劃程序前,已邀請各界提交意向書,目的是希望敲定最終發展要求前,先聽取市場意見,以便制訂更合適的發展參數及落實細節,並納入法定圖則和土地招標文件,有助確保最終予以落實的發展計劃更貼近市場興趣及考量。」
招標條款列明 不怕發展商「走數」
被問到今次採用「片區開發」模式,會否擔心發展商將來「走數」或只發展住宅項目,令其他旅遊設施「走樣」時,發言人指發展商要賺錢無可厚非,但強調酒店及度假村等旅遊設施亦要適時落成,「因此會在將來的招標條款中指明建築期限,開發時間不可遲於住宅項目,一切需要按時間表進行。」
環評方面,發言人以前南丫島石礦場發展項目為例指出,項目已進行基本技術研究,證明可行,唯獨遊艇會的部分仍要做環評,屆時會交由中標的財團負責,政府則提供協助。經初步評估,該項目約需數十億元以上成本,預計需時6至7年完成。
發言人表示,明白生態旅遊項目未必是本地發展商的擅長項目,因此會廣邀不同背景,例如有發展酒店及服務行業的集團給予意見。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