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樓市風險可控 住宅地不急推售 – 地產新聞


指樓市風險可控 住宅地不急推售 – 地產新聞
●陳茂波預期,隨着息口穩定及趨向減息,加上嚴控住宅土地供應,市民將恢復買樓的意慾。圖為大埔新盤上然上周六銷售情形。

今年全國兩會,「穩住樓市股市」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香港特區政府於上月發表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也提出多項房地產政策,與中央政府工作報告一脈相承。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坦言,特區政府一直留意樓市變化,不急於出售住宅用地,而是按市況有秩序地推出來,讓市場可以消化。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
他解釋,樓市過去的狀況只是市民判斷樓價「未跌定」,故寧租不買,但單從租金持續上升的現象可見市民仍有居住需求,目前樓市的風險屬可控範圍,並向買家大派定心丸:「未來隨着息口穩定及趨向減息,加上特區政府嚴控住宅土地供應,市民將恢復買樓的意慾。」
近年香港樓市持續下行,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一二手買賣登記由過去年均約6萬宗,減至近3年每年僅4萬至5萬宗。上月出爐的2025年財政預算案也提出多項房地產政策,包括將400萬元以下物業印花稅劃一降至100元;私人住宅單位未來5年的平均每年落成量估計逾1.7萬個,較過去5年的平均數減少約8%;以及來年推8幅住宅用地,不會推售商業用地。
市民心理:莫買當頭跌
陳茂波分析多項數據指出,去年與前年的一二手樓盤成交量分別約5萬宗及約4萬宗,較過去10年的平均數低,他指出成交量較低的主因是利息處於高位,以及市民普遍存在「寧買當頭起 ,莫買當頭跌」的心理,「當見到樓市下調時,一般都不敢入市,想再看準些,有需要就先租樓。」因此,去年的租務市場與買賣市場背道而馳,租金上升反而買盤樓價回落,「換句話說,居住需要是存在的,但大家睇唔通又驚市況未跌定,就先不入市。」
部分過江龍會轉租為買
陳茂波從市場供求、息口等宏觀角度分析指出,樓市正逐步趨向穩定。他指出特區政府不會急於出售住宅用地,而是按市況有秩序地推出來,讓市場可以消化。他估計未來隨着息口趨向穩定,甚至開始減息,市民的買樓意慾會恢復過來。另外,從2022年12月底至今年2月底,共有約19.6萬名人才透過不同的人才計劃申請來港,「他們抵港初時大多數是租房住,但相信未來部分人會轉為買樓。」
陳茂波說,希望樓市能夠平穩發展,現時市場風險可控,「例如斷供比率低,僅約0.1%」,且就業市場失業率較低,統計處最新數據亦反映打工仔收入有所增長,「整體而言,市場是有秩序地恢復到較平衡的狀態。」
除了樓市給予市民信心,陳茂波指政府近年發行零售債券予市民認購,且獲派利息較給予機構投資者認購的還要高,「明白很多市民想找一些穩當的投資工具,政府發債大家會較有信心,所以息口高一些,市民得益也多一些。」
他提到,向市民發債的另一個原因也是希望市民透過認購過程了解發債的用途,例如什麼是北部都會區發展,「這樣也可提高社會對政府發展項目的認識和支持。」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随手分享,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