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宇树科技的智能机器人能实现毫秒级高频交易指令的执行。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杭州“六小龙”(DeepSeek、宇树科技、游戏科学、强脑科技、云深处科技和群核科技)的崛起,不仅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标杆,更折射出中国产业创新从单一突破向系统化、生态化转型的深层逻辑。这六家企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游戏开发、脑机接口等领域的突破,既是技术革命的缩影,也是中国产业创新的未来趋势。
趋势一:从技术单点到生态协同的创新驱动模式。
杭州“六小龙”的成长轨迹,打破了传统产业创新依赖单一技术或资源的模式。以DeepSeek为例,其凭借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全球AI领域崭露头角,但其背后是杭州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支撑。具体而言,阿里云提供的低成本算力使AI训练成本比一线城市降低了近三分之一,同时高校与企业的协同研发加速了技术转化的效率。此外,宇树科技的智能机器人能实现毫秒级高频交易指令的执行,这既得益于自身运动控制算法的突破,也离不开金融科技场景的开放合作。这种创新生态,将技术、资本、人才与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度融合,形成自洽的创新链条,为中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驱动
中国产业创新正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驱动”与“生态赋能”的双轮驱动。杭州的实践表明,政策支持并非简单资金补贴,而是通过“最多跑一次”政务体系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激励核心技术攻关,通过“链式孵化”连接众创空间与产业链资源。云深处科技在濒临破产时获得杭州国资2000万元注资,与此同时,政府引导基金也参与了宇树科技的第四轮融资,精准匹配了企业发展的阶段性需求。杭州市政府的扶持政策,既避免过度干预,又为创新提供容错空间,体现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平衡,进一步激发了产业创新的活力。
趋势二: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产业升级路径。
“六小龙”的成功,标志着中国产业创新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重构。游戏科学推出的《黑神话:悟空》以顶尖制作重塑东方神话,不仅是国产3A游戏的突破,更通过文化符号的数字化表达,将游戏产业从娱乐工具升维为文化输出的载体。强脑科技的非侵入式智能仿生腿让残障人士实现攀岩、冲浪,将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推向民生领域,重新定义了医疗科技的社会价值。从两家企业的实践中不难看出,创新已不再局限于技术本身,而是通过“技术+场景”的跨界融合,实现了产业价值链的重构。
这种价值重构往往伴随着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传统制造业中,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要素是核心资源,但在“六小龙”所代表的新兴产业中,数据、算法和知识产权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群核科技将云端GPU渲染算力成本降至行业十分之一,宇树机器人通过自动化处理优化金融后台运营效率,本质上都是通过技术革新降低生产要素成本,释放生产力。而DeepSeek的AI算法在金融风险评估、智能投顾等场景的应用,则凸显了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与中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高度契合,即通过技术渗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增长质的跃迁。
趋势三:从跟随模仿到定义规则的全球竞争体系。
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中,“六小龙”的突围揭示了中国产业创新从技术跟随向规则定义的角色转变。云深处科技的四足机器人已在新加坡电力隧道执行巡检任务,其自主导航技术标准正在成为行业参考。DeepSeek的开发者工具登顶全球榜单,意味着中国AI技术开始参与国际技术生态的构建。国际竞争格局转变的背后,是中国创新范式的升级。早期中国企业多以应用创新见长,而“六小龙”则在底层算法、核心器件等“硬科技”领域持续发力,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这种规则定义能力,与创新生态的开放性密切相关。杭州的创新实践并非闭门造车,而是通过“科学企业家精神”吸纳全球资源。云深处科技从创立之初便瞄准国际市场,这种开放视野使企业能够快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与此同时,杭州的资本生态也呈现国际化特征,IDG、高瓴等国际资本与本土基金共同支撑企业成长,形成“耐心资本”与“风险资本”的互补格局。中国产业创新的全球化趋势,不仅体现在“六小龙”等领军企业上,更在于整个产业生态的升级。从政府到企业,从科研机构到创新平台,都在积极推动中国产业创新的全球化进程。
“六小龙”的崛起,不仅是中国产业创新从量变到质变的缩影,更是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角色转变的生动写照。它们以技术突破为引领,以生态协同为支撑,以价值重构为方向,正逐步构建起中国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新优势。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战略与宏观研究项目主任)
(www.iff.org.cn)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