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和长江经济带首家“A+H”上市城商行——重庆银行日前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详细的分析解读。
多项指标亮眼 增长快速稳健
从资产规模看,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资产总额达到8566.4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67.58亿元,增幅12.73%;存款余额4741.17亿元,贷款余额4406.16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4.30%和12.13%。
三个“两位数”增速背后,系该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经营规模稳中突破的诠释。若按此增长速度测算,市场普遍预计该行将在未来两年内迈入全国万亿银行之列。
从营收利润看,2024年,重庆银行实现营业总收入136.79亿元,同比增长3.54%;实现净利润55.21亿元,同比增长5.59%;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51.17亿元,同比增长3.80%。
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实现增长,展现出良好的经营韧性及发展潜力。重庆银行用这份“资产增速‘两位数’、利润增速5.59%、不良率连降”的年报,交出了一份规模与质量并进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从资产质量看,更难得的是,重庆银行在规模扩张中实现了“三降一升”:其中不良贷款率为1.25%,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降至2.64%,同比下降0.7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占比降至1.73%,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45.08%,同比上升10.90个百分点。
从利润分配看,重庆银行公布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8元,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30.01%。梳理数据发现,这已是重庆银行第五年将分红比例定在了30%以上,以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
战略棋局落子有声 同频共振地方经济
重庆银行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的关键一招是抢抓重大战略机遇。该行扎实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成渝中线高铁、轨道交通15号线等重大项目建设超250个,项目数量较去年翻倍增长,提供信贷支持超1500亿元。
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重庆银行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金融活水支持多项重大战略。该行聚焦“通道+经贸+产业”融合发展主线,落地全国首笔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一单制”数字提单信用证业务,上线“信保e融”等新产品,积极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年金融业务量超1200亿元。
近年来,重庆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自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该行新开网点16家,带动金融服务水平提升。通过专班机制推动制造业贷款投放,出台《关于加快服务制造业的实施方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金融机构向制造业让利,主动降低制造业贷款利率。推广“智融技改贷”“设备更新贷”等特色产品,综合打造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超市”,满足企业一揽子、一站式金融需求,精准灌溉制造业企业。
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连续九年跻身全球银行300强
自2005年首次上榜全球银行1000强以来,重庆银行在全球银行的排名从最初的980位跃升至209位,实现了上升771位的大跨越发展,连续9年跻身全球银行前300强;连续3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并获评优秀;连续8年获得标准普尔国际投资级评级,展望“稳定”。
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之际,站在全球银行300强第209位的新高度,重庆银行为区域经济注入更强金融动能,其“万亿银行”蓝图已清晰可见。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