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私人住宅撻訂個案(宗) |
近月新盤市場氣氛向好,2月份一手成交量升至逾1,200宗的4個月新高,而2月底財政預算案宣布將400萬元或以下物業印花稅大幅降低至100元,更進一步刺激一手市場表現突出。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統計,3月短短10日一手成交量已錄1,100宗,並已相當於2月全月約9成水平。而2月份一手私宅撻訂個案錄29宗,較1月份28宗按月僅輕微增加1宗,一手私宅撻訂個案持續低企。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昨指出,新盤市場自農曆新年後已見回暖,一手交投向好,樓市氣氛明顯好轉,而撻訂個案亦持續處低水平。2月份一手私宅撻訂個案錄29宗,較1月份28宗按月僅輕微增加1宗,惟仍創近半年次低;事實上,上月宗數與去年3月高位118宗相比,大減約7成半;與去年全年平均每月約46宗比較,亦低約37%。事實上,近月一手私宅撻訂宗數處偏低水平。
放寬按揭限制紓緩供樓壓力
劉嘉輝表示,除了市況向好外,最近的撻訂情況有所放緩,相信與金管局去年推出的新指引有關。去年6月金管局發指引,指2024年2月底前簽臨約的自用樓花住宅可獲最高七成按揭貸款;去年12月再向銀行發出指引,讓合資格用家(2021年至2023年簽臨約並以建築期付款的自用樓花住宅)獲最高八成按揭貸款,並上調「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至六成,相信相關指引令近月撻訂紓緩。
若以過去兩個月合計,一手撻訂共錄57宗個案,較去年同期63宗亦減少約9.5%。若按撻細訂及撻大訂劃分,當中撻細訂錄18宗(佔約31.6%),撻大訂錄39宗(佔約68.4%),可見撻訂個案主要集中撻大訂。若將一手撻大訂個案39宗按購入年份劃分,當中以2023年購入佔最多,錄13宗(佔約33.3%);其次是2024年購入個案,錄11宗(佔約28.2%);反觀,今年首2個月撻大訂個案只得6宗為樓價高位的2021年購入。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