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設有多個公眾教育攤位,涵蓋劏房戶、照顧者、低收入青年及長者問題等不同政策範疇。 |
![]() ●林女士表示,她居住的劏房面積狹小,兒子經常趴着看書做功課,導致脊柱側彎。 |
![]() ●多名立法會議員及學者昨日出席民間扶貧高峰會暨交流日活動。 |
民間扶貧峰會探討解決住房及貧窮等問題 基層憂「簡樸房」租金貴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及社福抗貧聯盟昨日舉行民間扶貧高峰會暨交流日,以「無窮之線」為題討論解決住房、在職貧窮等議題。出席的基層巿民均認為住屋問題重要,擔心取締劣質劏房後,未能負擔「簡樸房」租金,並期望能盡快分配公屋單位。出席的立法會議員亦關注北區劏房戶生活現狀,期望政府在各區均勻分配資源,在北區增設社區客廳,並希望政府為「簡樸房」訂立起始租金,以及把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延長3年,而政府在香港經濟下行情況下應加大投入,非優先向基層市民開刀。有學者則希望政府重推貧困線,幫助量化香港貧困情況以精準扶貧。 ●文 /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洪澤楷
民間扶貧高峰會昨日在大埔六鄉學習園地舉行,現場設有13個公眾教育攤位,涵蓋劏房戶、照顧者低收入青年及長者問題等不同政策範疇。社福抗貧聯盟表示,活動透過探討量度貧窮的方法,期望令參與者更立體地了解低收入階層的現狀及成因。
房屋方面,現場有基層市民表示現時「簡樸房」標準模糊,期望政府訂立清晰人均面積,而她擔憂未來業主因把劏房改建成「簡樸房」後,成本轉嫁租戶身上,需要承擔更高昂租金,即使申領綜援也未能應付,「現在小朋友教育、生活成本太高,如果政府削減福利,唔知未來應怎麼辦。」
市民盼縮短公屋上樓時間
另一位市民林女士已輪候公屋7年,她表示租住的劏房空間狹小,兒子經常趴着看書做功課,導致脊柱側彎,期望政府再進一步縮短公屋輪候時間,令基層巿民早日上樓。
另有市民表示,由於公屋入息標準過低,其兒子半工讀獲取收入後,自己為了不超過家庭入息限額,只能放棄工作。
勞聯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希望,即將於6月到期的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延長3年,令簡約公屋住戶全數上樓後才改變,以減輕基層市民負擔,同時建議政府完善簡約公屋附近的交通、教育等配套,便利居民需要。
社會福利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則關注「簡樸房」規管問題,擔心「羊毛出在羊身上」,取締劣質劏房變相增加住戶租金,冀政府積極訂立起始租金標準。
建議均勻分配資源 北區設社區客廳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則關注北區劏房戶問題,期望政府均勻分配資源,於北區設立社區客廳。
另外,扶貧委員會2013年公布首條官方貧窮線,衡量每年貧窮人口及趨勢,但2021年至今已有4年未有再公布貧困線。聖方濟各大學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院長黃於唱表示,公布貧困線與政府現時提倡的精準扶貧沒有衝突,認為設貧困線才能清楚分辨劏房戶、長者戶、失業戶等貧窮比率較高的社群,以便更好地精準扶貧。
狄志遠亦認同設定貧窮線,希望政府不但只關注長者及劏房戶,也應該關切長期病患者、SEN學童、失業者等邊緣貧困的人。
立法會議員張欣宇則認為,政府現時面對經濟下行與財赤的挑戰,「政府應該從行政費用上節流,而不是優先向市民開刀。」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