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選項 近6成受訪者叫徵物業空置稅 – 地產新聞


開源選項 近6成受訪者叫徵物業空置稅 – 地產新聞
社協倡向基層派發基層生活津貼。

政府本月底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團體昨公布一項調查,發現逾60%受訪者認為,政府應對財赤的首要措施是增加收入,其中最多人認為要增加投資,由投資回報增加收入,其次是賣地、調高各項印花稅等。該團體認為在開源節流措施下,基層市民首當其衝,建議當局避免削減社福和民生開支,如派發5,000元基層生活津貼、發放額外兩個月福利津貼及提供電費補貼等。
社區組織協會於今年1月16日至2月9日,透過網上問卷調查,訪問了279名基層市民,了解他們認為政府應如何應對財赤,以及開源節流措施對基層市民生活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64.5%受訪者認為政府首要是開源以增加收入;在加稅的問題上,最多受訪者傾向調高博彩稅稅率,以及設立物業空置稅,認為博彩稅收入一直維持總投注額約一成的水平,極有上調空間。
調查指,有58.8%受訪者建議設立物業空置稅;32.6%建議調高利得稅;41.6%建議設立資產增值稅或為高盈利的特定行業開徵「暴利稅」。調查亦發現,有57.3%受訪者傾向建議政府善用公共資源提升行政效能,如善用科技簡化流程,從而減少人手開支。
冀派5000元基層生活津貼
此外,若政府推出開源節流措施,調查指有59.1%受訪者表示日後或需要節衣縮食,以減少日常生活開支,情況頗為嚴峻。有70.3%建議預算案應向每名生活在貧窮線下及正領取各項社會福利的基層人士派發5,000元基層生活津貼;64.9%建議向各項福利計劃受助者發放額外兩個月津貼、乃至電力補貼等。
社協認為新一份預算案需做到精準扶貧,政府不應大幅削減公共開支,並將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水平訂為不少於26%,確保持續有足夠財政資源投入,以回應社會發展對公共服務的需求。團體又提議,政府訂立貧窮影響評估機制,規定政府各部門等在制訂政策或提供服務時,有系統地評估對貧窮人口帶來的影響,並提供減少對貧窮和弱勢社群生活狀況影響的措施。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随手分享,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