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机遇/活用人币资金池 港离岸枢纽机遇大

金融新机遇/活用人币资金池 港离岸枢纽机遇大

  图:张宗表示,本港可推出更多人民币计价产品,让离岸人民币流动起来。\大公报记者蒋去悄摄

  香港作为区内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不仅是连通内地和海外的桥梁,更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拥有充裕的国际化人才储备。中西区区议员、华润资本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张宗相信,只要香港能利用好这些优势,就能在未来50年保持独特的地位。他并建议,未来可以推出更多人民币计价产品,让离岸人民币流动起来,为市场提供更多人民币投资选择。\大公报记者 蒋去悄 实习记者蒋梦宇

  根据金管局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离岸人民币存款额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跨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汇款总额亦接近1.2万亿元,是重要的离岸人民币枢纽。张宗表示,在全球贸易脱钩的大环境下,人民币在全球贸易支付中所占的份额持续增加,其中俄罗斯、中东及东南亚使用人民币的比例正逐渐提升。

  助力人币国际化大有可为

  张宗认为,香港拥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有大量储蓄沉淀,这些钱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境外流动,随着市场规模不断增加,乃至与在岸市场相比都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时,人民币国际化便水到渠成,届时只要打开在岸和离岸之间的“闸门”,该过程可能一夜之间就能实现。

  张宗并提醒,香港承担着控制人民币在境内外与其他货币转换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在保障金融安全的情况下,培养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该功能在全球范围内具备唯一性,因此香港不仅是具备重大战略价值的试验场,还能在该过程中迎来巨大机遇,关键在于如何把握。

  手握巨大优势,应当如何发挥?张宗指出,香港离岸人民币存款规模庞大,而目前市场上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还不算多,完全可以扩充这类金融产品的数量,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产品,充分活跃市场交易,同时为内地政府及企业提供资金筹措渠道。

  “超过1.1万亿人民币总不能全部以存款的形式停留在账上,要思考怎样利用起来。”张宗表示,资金流动存在乘数效应,这些钱只要流转三次就能扩大为三万亿元,不论是特区政府还是业界,都可以考虑设立更多好的,有一定吸引力的,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让资金充分流转。

  内地债获境外投资者追捧

  港交所在去年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为持有离岸人民币的投资者提供交易渠道。张宗指出,除了股市外,内地政府和企业还可以发行人民币债券,以此前广东、深圳和海南多次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为例,在海外投资者群体中收获不错的反响,说明在境外发行的该类债券有不错吸引力,惟不同地区之间亦会有所分别,“深圳和上海发债会卖得很好,价格也可能很便宜。”

  此外,京东等多家内地企业近期纷纷在港发行可转债。张宗提到,这些债券卖得很好,利率也偏低,很多美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有购买,“难道他们真的不看好中国市场?还是要挑选资产的。”他指出,这些外资并没有那么不看好中国经济,微观来看不同企业发债的效果可能有差异,相信有机会释放现有市场的投资需求。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随手分享,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