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强国 香港作为/互联互通续优化 助力金融强国

金融强国 香港作为/互联互通续优化 助力金融强国

  图: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钟红表示,香港金融市场是国际资金投资内地的独特桥梁。/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任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意。”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钟红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香港已经具备成为“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的诸多条件,同时,香港对于国家建设“强大的货币”、“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也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展望未来,香港可以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在金融强国建设中实现更大作为。/大公报记者 邵淑芬

  金融强国应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包括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钟红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以下五大优势:一是背靠祖国、辐射亚太的区位优势,是国际资金进入内地和内地资金走出去的“超级联系人”;二是“一国两制”、普通法、自由港等多项制度优势;三是与金融业配套的专业服务机构与人才聚集优势;四是交通运输、交易场所、跨境支付结算系统等基础设施优势;五是金融机构积聚,股票、外汇、资管、保险等金融市场交易活跃优势。

  “‘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钟红表示,香港离岸市场为中国内地资金走向世界提供国际化平台,2023年香港股市76%的市值来自内地企业,新发非港元债券中,超过50%为人民币计价债券;另一方面,香港金融市场亦是国际资金投资内地的独特桥梁,目前经香港北向通流入内地股市和债市的资金分别约占内地金融市场全部境外资金的70%和67%。

  港金融业要保持高度国际化

  钟红表示:“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陆续推出多项政策措施助力香港金融业发展,对于香港经济金融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香港要在‘金融强国’建设中积极作为,应进一步巩固香港金融业自由开放、国际化水平高的优势,做好香港离岸市场与内地在岸市场的统筹协调,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发挥香港角色与作用。”

  风险管理工具多 吸引资金来港

  她建议,特区政府可从以下两方面优化现有政策,一是持续加强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制度创新。她指,今年多项优化措施推出,如2月时“跨境理财通”启动2.0版;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5月相关监管部门优化“互换通”业务机制,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未来可考虑继续降低‘港股通’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参与门槛,便利内地增量资金投资香港,同时继续丰富互联互通产品种类与风险对冲工具,吸引存量内地资金留在香港。”

  二是香港要持续做好“五篇大文章”推进发展香港金融新业态新领域,传统金融之外,香港亦在新兴金融领域有所开拓。“2023年财政预算案提出加速建成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包括构建绿色科技生态圈、推进绿色金融应用与创新、研发绿色认证与国际标准衔接等。”她说。

  数字金融方面,钟红认为,今年5月香港扩大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范围,是世界首个将快速支付系统与央行数字货币系统相连的举措。她建议通过加强市场培育进一步开拓金融新业态,鼓励金融机构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与数字金融领域拓展业务规模,由市场驱动做好“五篇大文章”,支持新兴业态为香港金融业提供更多发展动力。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随手分享,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