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昨日公布,首批共三家机构成功进入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即日起可在指定范围内测试预期业务模式,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支付、供应链管理和在资本市场方面的使用例子。金管局会继续处理参与沙盒的查询和申请,如有新的参与者将适时公布。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强调,进入沙盒并非将来申请牌照的先决条件,沙盒参与机构若有意获取牌照,亦须在监管制度落实后,另行提交正式申请。大公报记者 彭子河
三家获准参与稳定币发行人沙盒的机构,其中两家为“单头”公司,包括京东币链科技(香港)、圆币创新科技。另一家机构采取三方合作方式,成员有渣打香港、安拟集团和香港电讯。
共收到30多家机构查询
陈维民表示,自今年3月推出沙盒以来,业界反应“非常踊跃”,合共收到30多家机构查询,当中大约一半的机构准备较为充足并且提交了正式申请。他形容机构申请“入盒”的门槛颇高,其中一项重要考虑因素,是申请者需要提出具体的应用场景,阐明其稳定币业务如何有助解决经济活动中的“痛点”,而非单纯只是为了推出稳定币。
陈维民透过专栏“汇思”撰文表示,首批参与沙盒的三家机构,提出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支付、供应链管理和在资本市场上的使用例子。现时在这些场景下调拨资金,可能牵涉不同时区的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公司、结算系统等,这些“中间人”或金融基建并非全天候运作,而且费用颇高昂,及效率偏低等。
他续说,稳定币不但可以发挥交易媒介的作用,降低成本和节省交易时间,还可以利用其“可编程”的特性,开拓多种类的创新方案,使金融服务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便利资金流动之余,可以更精准地管理与交易相关的各种风险。除了以上的应用场景,沙盒参与机构亦提出其他用例,包括Web3、游戏以及虚拟资产交易等。
业界:研数字资产交易
京东币链科技表示,希望凭借区块链等技术优势和供应链布局,提升自身业务和全球企业的跨境支付体验。由渣打香港、安拟集团和香港电讯合组的公司,将积极探索稳定币在金融及支付市场所担当的关键角色,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全球数码资产枢纽。圆币科技将对其发行的港元稳定币开展例如数字资产交易、跨境贸易支付等各类应用场景的测试。
金管局强调,沙盒参与者必须遵守相关要求,于起步阶段不会涉及使用公众的资金,亦不会以沙盒的名义向公众集资或提供任何相关产品。市民对声称与沙盒有关的潜在诈骗行为必须保持警惕。如果沙盒参与者因测试范围的调整而有限度使用公众的资金,金管局会另行公布。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